无障碍阅读 | 开启适老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年报

衢州市环境保护局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6-02-24      信息来源:-
视力保护色:      字体:[ ]

2015年衢州市环境保护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和《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和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督查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衢州市环境保护局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公布如下。报告电子版可在衢州市环境保护局网站(http://qzhbj.qz.gov.cn/)上下载。如对报告内容有疑问的,请与衢州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联系(电话:0570-3085095,电子邮件:qzhjbhj@163.com)。

一、2015年以来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情况

(一)完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环境信息公开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局一直坚持落实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工作负责制,今年以来,多次召开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分管领导每季度听取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汇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制定公开目录。完善了《衢州市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明确了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完善《衢州市环境保护局信息公开目录(第一批)及责任分工表》,落实应公开的信息66大类、248小项,并对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任务进行了分解,具体落实到各处室、单位,分别由监测中心站负责环境质量信息的发布,建设辐射处负责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和辐射信息,监察支队负责污染治理政策措施和治理效果信息,法规宣教处负责环保法律法规和宣教科普信息,污防总量处负责减排信息,每个单位、处室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发布,重点处室指定多名信息员发布信息。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开展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将信息公开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确保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到位。全年共组织召开局环境信息公开联络员会议4次,信息公开培训会议3次,培训信息公开工作人员30人次,指导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使用好各类信息公开发布平台,强化工作人员的公开意识和保密意识。

(二)主动公开信息,保障群众知情权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环境问题,抓好群众关注的环境质量、环境违法行为、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增强环境信息公开的针对性。

一是推进空气质量和水质信息公开。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方面,我局通过局门户网站、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阳光工程网站、本地电视媒体、手机APP等平台,实时发布全市11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水质信息公开方面,实时公开全市5个交接断面地表水水质监测情况、公开全市废水、废气重点污染源监测情况,每2个月公布全市144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监测考核情况,提升了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水平。

二是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完善《衢州市环境保护局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阳光审批的规定》,对审批环节进行了梳理、规范,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做到“两公告、两公开、一公示”,即:行政许可受理公告、做出许可决定公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文公开、环评批复文件全文公开,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均公开,实现了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公开。

三是推进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在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源信息公开方面,我局实时更新全市131个重点废水污染源和33个重点废气污染源的10个污染指标数据,公开全市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报告53个。我局公开了市局处罚的30家违法企业的违法信息和处罚结果。定期公开了6大重点行业244家企业的整治进展情况。加强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已公开大气重污染预警信息2次。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公开全市重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通过《衢州日报》等媒体,公开了我市四大行业整治进展、关停企业名单、环保典型案例等信息。开展排污单位环境监管信息和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我局通过省环保厅数据平台公开了全市国家重点监控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信息,保障了各重点监控企业监管信息和污染排放信息实时公开。同时,年初,我局公开了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信息,将全市及各县(市、区)总量减排核查结果进行发布。

(三)搭建公开平台,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

一是完成局门户网站改版。局门户网站是信息公开的主渠道。2015年,我局进一步完善了门户网站的升级改版,修改更新环境信息公开栏目24个,子栏目96个。坚持抓好“四张清单一张网”重点信息公开,做好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衢州市阳光工程网站相应栏目信息公开,2015年,共通过政府信息网站公开信息1845条,扩大了网上信息公开的覆盖范围。

二是开发“爱环保”手机APP。我局依托智慧环保平台,由浙江鸿程计算机有限公司开发了“爱环保”手机APP,搭建起了环保部门与公众、企业公开互动平台。通过爱环保手机APP,市民可实时查询全市环境质量和重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了解环保执法情况,投诉反映环境污染问题。我局已多次在全市范围内对该应用软件进行推广,号召广大市民下载使用。同时,开通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新媒体账号,发布各类信息538条;组织开展了“环保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进环保局、监测站参观,了解环保工作情况。

三是加大在传统媒体上的公开力度。利用报刊、电视、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信息发布。如,我市通过本地主流媒体《衢州日报》,定期公开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公开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进展等环保执法信息;结合“六五”活动、党员志愿者进社区、重点企业培训等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000余份,宣传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环保执法等环保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部门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累计达5500余条,2015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45件。法律法规方面公开了2015年度国家、省级以及地方出台的各类环保法规和环保标准。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环境统计数据进行公示。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共受理依申请公开2件,均按时按要求答复,其中,申请信息不存在的2件,依申请人对答复100%满意。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局未对政府信息公开收取任何费用。

五、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无。

六、当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难点

我局的环保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有些工作人员对信息公开工作重视还不够,一些环境信息公开不及时或没有按规定进行公开;有些信息公开的不准确、不具体、不规范;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缺乏、技术力量不足、公众互动渠道不畅通等。

七、下一步贯彻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的措施

下步,我局将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的考核、督查机制,拓宽公开渠道,完善信息公开目录和公开流程,做到应公开的内容全部公开,未规定必须公开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予以公开。

一是加强公开工作领导。继续强化我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进一步落实各相关处室、单位的信息公开职责,将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到业务相关工作人员。

二是拓展公开工作范围。我局贯彻落实按照各级加强信息公开文件精神,加大环境质量信息和环境污染治理政策措施的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公开排污单位环境监管信息,扩大公开企业的范围;做好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和进展情况信息公开工作。

三是发展公开工作平台。继续加强对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宣传单等传统媒体的开发和利用,利用传统媒体覆盖广、宣传受众多、宣传力度大等特点,抓好政务公开信息工作。结合智慧环保项目,强化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拓展网站、微博、论坛、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公开平台,利用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时效性强、后续信息受关注度高等特点,探索新兴媒体对环保信息公开的促进。

八、相关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加强对基层环保部门信息公开的指导。如,经常性的组织信息公开的培训交流活动,提高信息公开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建议建立起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我局门户网站之间的关联。以前我局门户网站与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可以同步发布信息,环保公开信息只要在我局网站上发布,市政府信息公开网页上相应栏目中也会同步发布。现在则需要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将信息转帖至市政府网站,一方面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信息错误、遗漏等问题。建议在阳光工程网站和市环保局新门户网站建成后,能够构建起两个网站的关联,做到信息共享,方便群众查阅。

 

 

 

 

 

 

 

 

 

 

 

附表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5年度

填报单位: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1845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0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1307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468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70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0

二、回应解读情况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5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0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5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1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3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10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5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一)收到申请数

2

     1.当面申请数

0

     2.传真申请数

0

     3.网络申请数

2

     4.信函申请数

0

  (二)申请办结数

2

     1.按时办结数

2

     2.延期办结数

0

  (三)申请答复数

2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0

     2.同意公开答复数

0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0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0

       涉及商业秘密

0

       涉及个人隐私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
              
稳定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0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0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2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0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六、举报投诉数量

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1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1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
            
人员数)

0

     2.兼职人员数

1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
         
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4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3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30

单位负责人:夏汝红     审核人:金永红          填报人:邵洋        

联系电话:3085095                       填报日期:2016.1.12     

 

相关附件: